主题
- #眼球轉動
- #直視直畫
- #繪畫
- #觀察
- #描寫
撰写: 2024-12-26
撰写: 2024-12-26 16:44
在學習以所見即所得方式作畫的「七種眼睛的感官」之前,首先要熟練「轉動眼球技巧」,也就是不動頭部,只移動眼球,交替注視繪畫對象和繪畫紙張。
為了進行「轉動眼球技巧」,畫家需將頭部垂直端正,並調整自身軀幹、畫板和繪畫對象三者位於同一方向。
[圖1] 水彩風景直視直畫,10號。畫家將畫板放在軀幹前方,透過畫板觀察繪畫對象作畫。
1) 將紙張放置於畫家視線與紙張垂直,且畫家視線落在紙張中央的位置,避免紙張因透視關係呈現梯形,並固定紙張。
最好使用畫架放置畫板。在不得已的情況下,若在桌面上或地面上作畫,則需使用膠帶固定紙張以防止移動,但這樣難以保持視線與紙張垂直,且容易晃動頭部。固定紙張作畫也有助於非憑藉想像,而是根據所見進行繪畫。
2) 固定紙張使其邊緣呈現垂直水平,並將紙張邊緣作為垂直水平的基準進行繪畫。運用眼睛的感官尋找垂直線的延伸點和水平線的延伸點進行繪畫,並透過與垂直線或水平線的比較,掌握傾斜角度。因此,需要將紙張邊緣固定成水平垂直。如果紙張形狀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等其他形狀,也可以輕輕畫出正方形作為垂直水平基準,完成繪畫後再擦掉。
3) 觀看照片或圖畫等平面影像進行繪畫時,需將照片或圖畫固定在與畫家視線垂直的位置進行繪畫。繪畫三維立體場景時,畫家眼睛與繪畫對象會自然形成垂直角度,無需特別注意。
4) 將「繪畫對象」、「畫家軀幹」、「紙張」三者置於同一方向進行繪畫,這樣才能使「模型中的垂直線、水平線、傾斜線」與「紙張上的垂直線、水平線、傾斜線」一致。
在繪畫對象位於畫板上方的情況下進行繪畫時,眼球會上下移動,可以更快更準確地繪畫。如果畫布過大,無法在畫布上方看到模特兒,或者由於其他原因,繪畫對象位於左右或斜向位置,導致視線左右或斜向移動,或者需要移動頭部進行繪畫,則模型的傾斜度與紙張的傾斜度會有所差異。此時,需要觀察模型中相對於垂直線和水平線的線條傾斜度,然後將其轉換為紙張上相對於垂直線和水平線的傾斜度進行繪畫。當模型與紙張中垂直線和水平線的差異較小時,為了在大學入學考試中更容易更快地繪製石膏素描,畫家有時會在畫板左側或右側墊上橡皮擦,以使石膏像的傾斜度與畫紙的傾斜度一致,但這種方法並非總是能精確匹配,且畫紙傾斜會產生缺點,因此並非理想方法。
5) 畫家需保持頭部、模型和紙張都保持不動。因為只要其中一個移動,垂直線和水平線的延伸點就會改變。畫家可能會需要向後退或左右移動頭部來檢查繪畫是否準確,但在繪畫過程中,應保持頭部不動。有些畫家為了更好地觀察明暗,可能會移動頭部,用餘光觀察對象,但此時眼球應保持在原位。
[圖2] 運用七種眼睛的感官直視直畫34分鐘,27ⅹ39 cm,
運用眼睛的感官「尋找垂直線的延伸點」、「尋找水平線的延伸點」、「掌握相對於垂直線和水平線的傾斜度」時,必須將頭部垂直端正且保持不動,才能更好地保持垂直和水平感官,準確地掌握傾斜度並進行繪畫。在運用眼睛的感官觀察垂直線、水平線和傾斜度進行繪畫時,即使繪畫的是姿勢傾斜的人物或側臥的人物,畫家也應保持自身頭部垂直端正,觀察模型並進行繪畫。這就像即使要畫一個倒立的人,畫家也不會跟著倒立作畫一樣。在希望結構性地理解臉部時,當觀察姿勢傾斜的模型時,畫家可能會同時將頭部傾斜觀察,但在運用眼睛感官繪畫時,這種基於結構的思考並非必要。相反,當拋開對結構的思考進行繪畫時,眼睛的感官會從思考中獨立出來並得到發展。為了培養眼睛的感官,我們需要拋開對結構的理解。
[圖3] 運用七種眼睛的感官直視直畫實物模型19分鐘。27ⅹ39 cm,
[圖4] 線條的傾斜程度(傾斜度)是根據垂直線和水平線來判斷的。
挺直腰背,保持頭部端正不動,心中想像前方有一張紙,透過紙張觀察繪畫對象,然後快速將視線移到正前方的紙張上,再將視線移回繪畫對象,觀察線條的形狀、點或面,並在短期記憶消失(13秒內)前進行繪畫。短期記憶消失後,再次快速將視線移到畫板外的繪畫對象,然後再移回畫紙,不斷重複這種眼球在對象和紙張之間移動的訓練。「根據所見作畫」是運用13秒的短期記憶進行繪畫,與看一次畫3秒相比,看一次畫1秒內,然後再次觀察模型,速度更快、更準確,而且眼球移動速度越快,繪畫速度越快,越準確。如果看一次模型畫幾分鐘,那就是憑藉長期記憶或思考進行繪畫,而不是憑藉視覺進行繪畫。運用視覺這一眼睛的感官,將當下所見即所得地表現出來,才是根據所見作畫。
接下來,我們將學習「培養七種眼睛的感官」的第一步:「培養能看見垂直線的眼睛感官」。
评论0